【登革热疫情最新报告/登革热疫情报告监测预警和处置机制】

多地报告境外输入登革热!注意,别用布洛芬!

〖A〗、近期中国多地报告境外输入登革热病例,患者用药需避免使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,以防加重出血风险。登革热疫情现状与传播特点疫情输入情况北京市疾控中心提示,东南亚等地登革热病例数显著增加,国内已报告境外输入病例。

〖B〗、广东已进入登革热流行季,广州出现多例输入型患者,需警惕重症风险并加强防控。当前疫情形势流行季确认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8月7日发布消息,广东正式进入登革热流行季。

堪比断骨痛!登革热正处于流行季!3分钟告诉你如何防

〖A〗、改善外环境佩戴驱邪避疫香囊,喷洒艾草纯露。在厕所、厨房使用盘香,卧室、书房点线香,形成防护屏障。环境卫生管理:清源、除污、防叮 清除积水,切断蚊虫孳生地换:水生植物每3-5天换水,避免蚊卵滋生。清:清理饮水机、花盆底托等易积水处。翻:闲置容器倒置存放,防止积水。

〖B〗、核心防蚊措施避免蚊虫叮咬是预防登革热的关键。日常需使用蚊帐、纱窗、蚊香或电蚊拍等物理防蚊工具;外出时穿长袖衣物和长裤,并在裸露皮肤处涂抹含避蚊胺(DEET)或派卡瑞丁的驱蚊剂。蚊子活动高峰期(清晨与黄昏)尽量避免外出,若需外出,需加强防护。

〖C〗、避免蚊虫叮咬蚊虫是登革热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,需通过物理和化学手段减少接触。外出时穿长袖衣物和长裤,优先选择浅色、密织面料;使用含DEET、派卡瑞丁或柠檬桉油成分的驱虫剂,按说明书涂抹于暴露皮肤及衣物表面,儿童需选择专用低浓度产品。室内安装纱窗、纱门及蚊帐,尤其婴儿床和儿童休息区需重点防护。

〖D〗、核心措施:阻断蚊虫叮咬物理隔离:安装纱门、纱窗,使用蚊帐(尤其夜间睡眠时),避免蚊虫直接接触人体。化学驱避:外出时在暴露皮肤涂抹含避蚊胺(DEET)或派卡瑞丁的驱蚊剂;室内使用蚊香、电热蚊香液或气雾剂,定期喷洒杀虫剂。

〖E〗、控制传染源加强疫情监测与病例管理:在登革热地方性流行区或潜在流行地区,需建立常态化疫情监测网络,通过医疗机构、社区筛查等渠道早期发现病例。确诊后应立即隔离治疗,避免患者与健康人群接触,同时对轻型患者进行特异性实验室检测(如血清学检测、病毒核酸扩增),防止漏诊导致疫情扩散。

〖F〗、穿着防护:为儿童穿长袖长裤,使用儿童专用含避蚊胺防蚊液;活动管理:避免蚊虫高峰期户外长时间玩耍;身体检查:定期检查儿童皮肤,确认无蚊虫叮咬痕迹;行为教育:教导儿童勿在户外玩水,防止积水滋生蚊虫。预防登革热需长期坚持,社区与家庭需协同清理孳生地、强化防蚊措施。

登革热、基孔热“两热”疫情

“两热”分别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和登革病毒引起的两种急性虫媒传染病,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,核心传播模式为“人→蚊→人”,不会通过日常接触或呼吸道传播。登革热登革热由登革病毒引发,是全球波及范围最广的虫媒传染病,在热带和亚热带100多个国家流行。

“两热”疫情防控中的“两热”指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。这两种疾病均为经伊蚊(花斑蚊)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,但二者存在一些关键区别。登革热会突发高热(39 - 40℃),持续2 - 7天,还伴有肌肉痛、红色斑丘疹,可能出现牙龈、鼻出血等症状,重症情况需要格外警惕。

登革热疫情处置症状区分与检测:症状差异: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均由伊蚊传播,初期均有高热、头痛、肌肉关节痛。但基孔肯雅热潜伏期更短(2-4天),疼痛集中于小关节(腕、指、踝);登革热伴头痛或眼眶痛,可能出现出血性皮疹。

省内基孔肯雅热疫情高发地区有哪些地方?

省内基孔肯雅热疫情高发地区主要集中在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海南、云南等省份,其中广东省佛山市的乐从镇、北滘镇、陈村镇曾报告大量本地确诊病例。高发省份的共性特征根据我国疫情监测数据,基孔肯雅热高发地区与媒介伊蚊(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)的活跃期密切相关。

基孔肯雅热全球及国内核心动态 基孔肯雅热目前在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存在本地传播,主要集中在美洲、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。我国自2008年首次发现输入性病例后,广东、云南等地曾出现本地疫情,而2025年7月广东佛山再次出现输入病例引发的本地传播。

截至2025年8月,基孔肯雅热全球分布集中在美洲、亚洲及非洲地区,国内疫情主要集中在广东及其周边城市。 全球流行区域分布 目前已覆盖119个国家和地区,其中大规模暴发和零星病例主要集中在以下区域: 美洲:巴西、哥伦比亚、秘鲁等国家为主要高发区,热带气候加剧蚊媒传播。

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在我国主要集中在南方省份,北方存在输入性传播风险。疾病流行区域分类根据传播风险和活跃程度,国内地区分为三类: I类地区: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海南、云南。这些地区伊蚊活跃期长,本地病例多,聚集性疫情风险突出。例如广东东莞、汕头等地近期存在传播风险。

基孔肯雅热主要高发于非洲、东南亚、印度次大陆及美洲热带地区。 这类疾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,比如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(俗称“花蚊子”),所以在气候湿热、蚊虫活跃的热带和亚热带更容易流行。近几年,印度、巴西、东南亚国家(如泰国、菲律宾)等地的病例较为集中。

年8-9月广东基孔肯雅热疫情呈现区域性聚集,江门、佛山、广州为高发区,需警惕气候与节假日叠加风险。 8月疫情分布(8月17-23日) 全省新增本地病例336例,佛山(206例)占比超六成,成为绝对高发区;其次为广州(62例)和湛江(15例)。

本文来自作者[admin]投稿,不代表三九网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mrcgsjy.com/gfdgf/202511-386.html

(3)
admin的头像admin签约作者

文章推荐

发表回复

作者才能评论

评论列表(3条)

  • admin的头像
    admin 2025年11月24日

    我是三九网的签约作者“admin”

  • admin
    admin 2025年11月24日

    本文概览:多地报告境外输入登革热!注意,别用布洛芬! 〖A〗、近期中国多地报告境外输入登革热病例,患者用药需避免使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,以防加重出血风险。登革热疫情现状与传播特点疫情输入情况北京市疾控中心提示,东南亚等地登革热病例数显著增加,国内已报告境外输入病例。〖B〗、广东...

  • admin
    用户1 2025年11月24日

    文章不错《【登革热疫情最新报告/登革热疫情报告监测预警和处置机制】》内容很有帮助